大家好,我是阿宇。这是本纪行的第 1 篇
目前给自己列了几个非常经典的协议项目,按照以下顺序,逐个进行学习。
1.Bitcoin
2.Ethereum
3.MakerDAO
4.Aave
5.Compound
6.Uniswap
7.Curve
8.EigenLayer
最近首先开始对 Bitcoin 的学习,这是经典中的经典,也是整个区块链“梦开始的地方”。
有意思的是,有人在 2010 年左右就坚定看好,卖房买币。有人则在 2025 年还会脱口而出,这是个“骗局”。
那么它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呢?一些人为何能够穿越噪音,一直坚定持有并坚定看好它的未来呢。
我先是从白皮书(Bitcoin wihtepaper)重新开始进行阅读和学习。
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中本聪当时所处的背景,以及他们的感受。我先是看了几部关于 2008 年金融危机的纪录片,了解了原因始末,以及当时对于普通民众、银行、政府、以及整个社会的影响。
【当时的背景】
当时危机最严重的时候,美国最大的一些银行,大多都出现流动性缺乏,并且几乎全部停止对外贷款(信用冻结),大量的企业不能及时补充流动性拿到贷款,周转困难,失业率上升。民众的各种个人贷款也受到严重影响。
麦当劳担心发不了下个星期的员工工资(因为他们存款的美林银行濒临倒闭)。
所以了解了当时人们生活的那种经济境遇之后,我很快就理解了 BTC 的真正价值。
虽然那时白皮书还没看几行,因为这不用靠思考,而是靠感受。
所以我想先说一下结论,它的本质,同样也是当初 satoshi(中本聪)设计它的意图:“建立一个无需信任的价值储存与转移系统”。
这意味着什么:
1.它是一个不会倒闭的银行,因为避免了人为的“错误或愚蠢”因素。
(而 2008 年那次因为贪婪的银行家错误地把次贷进行证券化的创新,最终导致金融危机,美国民众纳税的钱被用来救济即将倒闭的银行)
2.这是一个无法被他人拿走你资产的地方
(因为没有人能够控制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,你对你的 BTC 有完全的“所属权”。而你的钱放在银行,其实本质上你有拥有“赎回权”),所以经过 2008 年那一次惨痛的教训之后,很多人意识到了对自己资产所属权的重要性。
3.它不会传统货币那样通胀和贬值
(产出是可预测的,总量和上限也是固定的,所以不会存在传统货币那样通胀的问题)
(当然,正是因为这些特性,它对于一个需要经济稳定可预测的社会来说,就存在一些负面问题。)
所以这样看,其实逻辑是挺直接、简单的。
剩下的问题个:“我如何能够知道这个系统能够稳定安全地运行?”
这才涉及到 bitcoin 涉及的细节、共识机制。
另外有意思的是,其实当时电子支付(电子银行转账、信用卡、paypal)已经比较成熟,但 Satoshi 的核心观点是: 这些系统仍然是建立在传统不可信的银行金融体系之上的(而这个体系刚才证明了是多么的糟糕和脆弱)。
所以他才提出了一种“电子现金”。
其实收获还是挺多的,我目前也只读到[Introduction]部分,整体进度大概 10%的样子。